
Booking.com 相信旅行是一種良善的力量,因此,我們想協助量化線上旅行社(OTA)對於全球觀光產業所帶來的影響。
在這一系列共三篇的文章中,我們剖析了我們與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合作的研究中最主要的幾個議題。該研究題為〈線上旅行社的經濟影響(The Economic Impact of Online Travel Agencies)〉,內容涵蓋歐洲、亞太地區、美國與加拿大。
在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線上旅行社(OTA)如何 (1) 將觀光活動擴及鄉間並 (2) 刺激當地經濟,進而對永續旅遊帶來貢獻。
不僅是做回收
說到永續旅遊,我們往往會想到重複使用毛巾和不使用塑膠瓶等措施。然而,永續旅遊還有一個重要的面向常被忽略-那就是支持在地社群。
正如我們在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中所討論的,整體來看,OTA 增加了人們的旅遊活動,而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此研究亦指出旅遊活動的增加如何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不僅如此,我們也觀察到線上旅遊平台提供所有住宿公平競爭的環境,對位於熱門觀光景點和較少人潮的目的地的住宿一視同仁。透過這個方式,OTA 比市場整體而言更公平地分散旅客。
推廣較少人潮的好地方
在歐洲,線上平台從疫情爆發前就在協助旅客探索鄉間目的地。2019 年,在歐洲住宿銷售量中,只有一小部分屬於鄉村地區(16%)。但以線上旅遊平台的總銷售情形來說,鄉村住宿的佔比超過此數字的兩倍(38%)。
特別是在英國(佔 OTA 訂單的 41%)、德國(佔 OTA 訂單的 39%)和葡萄牙(佔 OTA 訂單的 35%)等地,較少人潮的目的地頗受歡迎。
儘管疫情對整體的旅遊活動造成負面衝擊,線上旅行社協助旅客探索較少人潮的目的地,促進了鄉村地區的觀光。
在歐洲,以丹麥為例,該國 2021 年鄉村的訂單佔了所有 OTA 訂單的 34%;相較之下,其餘旅遊市場的所有訂單中只有 6% 為鄉村訂單。
在美國,OTA 在鄉村郡的活動成長比在都會郡快速。2012 年,透過 OTA 預訂的總晚數中,有 9.7% 是針對鄉村郡。到了 2021 年,此數字已提升至 16%。這段期間,許多州都經歷了跳躍性的成長,包含明尼蘇達州(由 2012 年的 10.9% 增加為 2021 年的 24.2%)和內華達州(由 2012 年的 6.2% 增加至 2021 年的 16.5%)。
隨著部分目的地的超限旅遊(overtourism)問題日益顯著,前述數字突顯了線上平台提供的選擇如何將觀光活動從都會中心分散到其他地方,並協助消費者探索鄉村目的地,帶給那些地區經濟上的機會-若沒有 OTA,他們就不會獲得這些商機。
這對規模較小的住宿合作夥伴來說是個好消息。相對於較大型的連鎖業者,B&B 及其他類較小型的住宿合作夥伴較有可能位在鄉村地區,故也受益於觀光活動的分散。
回饋社會
線上平台提升了整體的旅遊活動量,藉此對就業機會和經濟的成長帶來貢獻。
2019 年,OTA 為歐洲的 GDP 帶來了 337 億歐元的增長及 56 萬 6 千個就業機會。
同年,在美國和加拿大,OTA 為 GDP 帶來了 199 億美元的增長及 18 萬 7 千個就業機會。
而在亞太地區,OTA 在 2019 年促進經濟成長了 155 億美元,並帶來和 97 萬 5 千個就業機會。
雖然在疫情期間,成長的幅度小了很多,線上平台仍有助經濟回溫。在 2020 年和 2021 年,OTA 持續為個地區的 GDP 和就業帶來貢獻。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例,2021 年,OTA 貢獻了 11 萬 3 千個就業機會,與他們在 2020 年貢獻的 9 萬 9 千個工作相比,顯出復甦的跡象。
重點摘要
OTA 提供更多選擇,讓觀光活動擴及鄉村目的地,並藉由促進經濟成長和各領域的就業機會來支持在地社群,從而推動永續旅遊的進展。如研究所示,線上平台締造了龐大的晚數,這些晚數是透過線上平台預訂才能獲得的。若沒有 OTA,過夜住宿的預訂會減少,觀光業對於 GDP 和創造就業機會所能發揮的影響也會較小。
敬請期待:在三篇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中,我們將探討 OTA 如何協助住宿合作夥伴(尤其是獨立經營的住宿)觸及更廣大的全球客群。
- OTA 提供更多選擇,有助觀光活動擴及全球的鄉村地區
- 2019 年,在歐洲住宿銷售量中,只有一小部分屬於鄉村地區(16%)。若以線上旅遊平台的總銷售情形來對照,則鄉村住宿的佔比超過此數字的兩倍(38%)。
- 在美國,OTA 在鄉村郡的表現由 2012 年的 9.7% 成長為 2021 年的 16%。
- 線上旅行社促進了各地區的經濟發展:2019 年,OTA 對歐洲 GDP 的總成長影響為 337 億歐元,而在美國和加拿大有 199 億美元,在亞太地區則為 155 億美元
- OTA 對就業機會的貢獻極為重要,以 2019 年為例,在亞太區創造了 97 萬 5 千個就業機會、歐洲為 56 萬 6 千個